跨国企业何以青睐福州
跨国企业何以青睐福州
跨国企业何以青睐福州
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中方园区。记者 林双伟(línshuāngwěi) 摄
开放包容(bāoróng)的福州,再迎远方来客。18日,一批数字经济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产业跨国企业代表(dàibiǎo)和民营企业代表应邀相聚福州。
宾客盈门(bīnkèyíngmén),看项目、聊发展、谈合作。借此契机,福州(fúzhōu)将展现雄厚的民营经济实力、高水平(gāoshuǐpíng)的对外开放和良好的营商环境,创造跨国企业与民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新机遇。
以民营经济活力拓新机(xīnjī)
在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,民营企业(mínyíngqǐyè)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改革开放初期,长乐、福清等(děng)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,带动“草根工业”蓬勃发展,为民营经济发展奠定基础;进入(jìnrù)21世纪,福州实施“回归工程”,号召在外闽商回乡投资兴业,推动(tuīdòng)制造业发展。
时至今日,民营经济已经撑起了福州经济大盘,成为福州发展(fāzhǎn)的特色所在、活力所在、优势(yōushì)所在。
民营企业实力雄厚,大东海、恒申控股(kònggǔ)、永荣控股等9家福州企业入围“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,占(zhàn)全省入围总数的64.28%。一批全国(quánguó)领先、世界前列的民营企业在各自领域(lǐngyù)大展身手,福耀玻璃高档(gāodàng)汽车玻璃产量全国第一,恒申集团已是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企业,中景石化成为全球唯一贯穿丙烯完整产业链的企业……
一座城市的民营经济实力雄厚(shílìxiónghòu)意味着什么?往往意味着更具经济韧性(rènxìng)和创新基因,意味着更加开放包容和务实合作。
福州GDP自2020年首次突破万亿元,五年间连续跨越5个(gè)千亿元级台阶,2024年达1.42万亿元。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新型研发(yánfā)机构(jīgòu)、技术转移机构等(děng)421家,其中国家级19家。
此次盛会(shènghuì),作为民营经济强市,福州将(jiāng)迎来发展新机遇,推动跨国企业与民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。
这一融合前景(qiánjǐng)广阔。在晋安区,省级光电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积厚成势,蓬勃发展。民企南平(nánpíng)太阳电缆打造的(de)总部楼宇正(zhèng)拔节生长,预计(yùjì)明年建成投用。吸引这家中国电线电缆20强的,不仅是福州优越的区位和产业配套条件,还在于该企业研发的全省首创全系光电复合海缆产品,可与外资企业高意实现产业链耦合互补,抱团发展。
“1985年我创立公司(gōngsī)后接到的第一单生意,就来自福州,当时很多泰国(tàiguó)人(tàiguórén)并不看好,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。”上月,泰华树胶(大众)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、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常务副会长林立盛现身榕城,回首泰国“橡胶大王(dàiwáng)”的成长之路,他感慨,“相信中(zhōng)国,相信家乡,相信中泰合作常青”正是自己成功的秘诀。
林立盛的“三个相信”,福州有着(yǒuzhe)十足的底气。
开放(kāifàng)的基因深植福州城市脉络。作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发祥地、近代中国(zhōngguó)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、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,地处闽江(mǐnjiāng)之畔、东海之滨,福州领开放风气之先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洽谈引进的(de)元洪投资区,如今承载起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新旗舰项目——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中方园区的重大使命。印尼三林集团与(yǔ)福州胜田(shèngtián)公司携手打造的“全球(quánqiú)渔业(yúyè)中心”,将东南亚的丰饶海产与中国的消费市场紧密相连;御冠食品的跨国产业链,让印尼的远洋渔获飘香(piāoxiāng)市民餐桌……2024年,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围绕海洋渔业、热带(rèdài)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,形成双边73个合作项目、投资额达930亿元。
这背后,是福州以“平台思维”撬动国际合作的(de)发展智慧——不仅要“引进来”,更要让民企(mínqǐ)与外资在产业链上下游共舞。
在福州,开放不仅是“单向流动(liúdòng)”,更是“双向奔赴”。
福州保税区升级为自贸(zìmào)试验区后(hòu),外资企业纷至沓来,1210家外商携(xié)千亿资本落户,25条(tiáo)外贸航线串联起对外开放的(de)繁忙网络。而在更广阔的天地,宏东渔业的远洋船队深入阿曼海域,锐捷网络的数字方案铺向墨西哥城,福清企业家们带(dài)着新能源技术走进非洲雨林……2024年福州对外投资新设民营企业69家,同比增长21.1%。
全年进出口总额3506.9亿元,同比(tóngbǐ)增长2.1%;新设外资企业数725家,同比增长23.9%;新批(xīnpī)境外投资项目88项,新批境外协议投资总额9.95亿美元……过去一年,国际(guójì)资本用脚投票,为福州对外开放注入澎湃动力(dònglì)。
枝繁叶茂的产业雨林之下,是愈发优渥的营商土壤(tǔrǎng)。
高效(gāoxiào)服务,是福州递给企业的“金钥匙(jīnyàoshi)”。通过“党企新时空·政企直通车”等创新平台,福州为企业搭建起直通政府部门的快速通道,3276条精准推送的涉企政策,611件高效办结的企业诉求,98%的满意率见证着政务服务的温度与速度。在(zài)这里,企业诉求得到稳妥精准的回应,政企互动(hùdòng)呈现满满活力(huólì)。
公平法治(fǎzhì),是福州给予投资者的“定心丸”。政法机关出台服务(fúwù)和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举措,为市场主体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(bǎohù)伞;全省首个“一中心、多窗口”知识产权(zhīshíchǎnquán)平台(píngtái)和“数字金融解纷云平台”接连(jiēlián)投用,彰显创新魄力,实现纠纷化解周期缩短25%。截至去年底,福州已拥有31986件有效发明专利、358项(xiàng)各级专利奖、32.7万件作品版权登记量,更彰显福州对知识产权的硬核保护。
法治的刚性之外,福州更懂柔性的智慧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与(yǔ)民营企业家常态化座谈了解企业心声,286家重点企业拥有法院(fǎyuàn)挂钩联系人(liánxìrén)。去年出台的《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(huánjìng)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》,更将这种“超前服务”制度化。
“福州(fúzhōu)(fúzhōu)给我们提供了(le)很好的基础设施,有利于公司的产品研发。”落地(luòdì)福州9年,新加坡沙利卡特·佳亚有限公司新渠道投资部副总经理米尔·艾什塔姆见证(jiànzhèng)了福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“这几年,福州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越变越好,我们与福州企业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便利,不断获得更多合作机会。”(记者 冯雪珠 吴桦真)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